大运河源头文化专业委员会

  

  为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源头文化。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研究决定,成立大运河源头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大运河源头文化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分支机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章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对外开展工作。

  一、委员会宗旨

  本委员会是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源头文化的专业组织;是研究“大运河源头文化”的专业机构,于2022年3月寅虎之春正式成立。 1271年,忽必烈从《易经》中汲取“大哉乾元”的意旨,创国号“大元”,确立了元朝,迁都首都燕京,定国号大都,遂疏通京杭大运河。由此开启了“大运之河”的风水布局,开启了元大都九十八年国之大运!忽必烈励精图治,开疆扩土,蒙古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亚欧大陆,元朝版图达到了4500万平方公里,史无前例。元朝的基因是蒙古血统;出自内蒙赤峰的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是中华文明10000年悠久历史的实证; 大运河源头文化的核心是龙文化。沿着这个文化脉络,本委员会以红山文化远古智慧为基础,着眼习总书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研究探索深厚、深远而神秘的大运河源头文化是本委的神圣使命。

  二、业务活动

  1、挖掘大运河源头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价值。

  2、系统的研究和考证,梳理大运河源头的历史脉络、水利工程、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故事。

  3、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大运河源头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进行勘察,呼吁社会各界加以修复和保护,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4、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运河源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三、组织人员

  顾问:  李宝库

  名誉主任:渠玉芝、林国水、高凤

  主任:  柳洪铭

  执行主任: 徐连发

  副主任: 周高德、弘耀、熊武一、高利群、高宝石

  委员:    唐门胜、马筠(女)、潘立凤(女)、刘致枫、张华滨、高金良、范金燕      

  (女)、柳振乾、李宪友、田丽、党永刚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传文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的作品,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contact@tcpc.org.cn
0
分享海报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